阙士琦,崇祯进士,字褐公,明朝湖广桃源(今湖南省桃源县)人。曾做过南安知县。
阙士琦上任不足半年,认为做官太辛苦,辞官归乡,杜门著书,坚决不肯入仕为官。朝廷因其德高望重,要调他入京任编修,也被拒绝。卒后留有诗文集近十种传世。主要作品有《桃源避秦考》《桃源洞引》《阙也草》《余仙草》《郎当草》《蝌蚪诗》等文集。
历史记载
桃源县龙潭镇阙家峪人,左都御史邹昆侄女婿。也流传首美好的故事。阙士琦为弁公73代、“三孟”32代嗣裔,其子孙已传13—14代,今衍繁200余人。士琦居屋仅留遗址,坟已平整修田,但留有一个“十年寒洞”的勤读岩洞,供人们参观游览,传为美谈。村边有一条叫腊洞溪的小溪流,溪边有座山名曰陡岩壁,石壁上有一座古庙,士琦在庙前亲题一副对联曰:“石壁自天成,传一幅牟尼真影;溪流为佛设,涌几层南海清波。”横幅是“见身”二字。从此联的字里行间看到士琦文学修养之高,令人叹服。
进京赶考前夜半,忽闻母鸡啼。凶兆也!其母甚惊,即呤诗避凶曰 : 公鸡不啼母鸡啼,朝里缺你阙仕琦!离家途中在正阳桥又遇桥断,其母大惊。又曰 : 去了旧桥换新桥,脱了农衫换紫袍。甚为灵验!考毕,果中进士。家人闻悉,设宴敲锣打鼓出门远迎。至一隘口可远观数里处,方知其返乡途中病故。甚惜!现其地名打鼓台,由此而来。腊洞溪有座山,三峰,状如御笔架,阙仕琦家堂屋正对其山,故命名笔架山。阙仕琦家原址,现犁为田。其名曰: 屋场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